欧洲足球界近日再度因“欧超联赛”议题掀起波澜,欧足联主席亚历山大·切费林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,强调欧盟法院此前关于欧超联赛的裁决“绝非对该项目的批准”,并重申国际足坛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仍坚决反对这一分裂性计划,此番发言被视为对少数俱乐部重启欧超企图的直接回击,也标志着足球管理机构与传统联盟的团结立场进一步巩固。
欧盟法院裁决遭误读 欧足联划清界限
2025年初,欧盟法院曾就欧超联赛与欧足联的法律纠纷作出裁决,判定欧足联对第三方赛事的事前审批机制“违反欧盟竞争法”,切费林指出,这一裁决被部分媒体和欧超支持者刻意曲解:“法院仅对监管程序提出技术性质疑,而非认可欧超的合法性,足球的价值观和金字塔体系从未被质疑。”
他援引裁决书原文称,欧盟法院明确表示“体育组织的特殊地位需被尊重”,且欧足联有权对损害足球生态的赛事采取行动,欧足联法律团队已据此修订了赛事审批流程,新规在2025年2月生效后完全符合欧盟法律要求。
足球界统一战线:从俱乐部到球迷集体反对
切费林的表态得到多方响应,欧洲俱乐部协会(ECA)主席纳赛尔·阿尔赫莱菲称:“99%的俱乐部反对封闭联赛模式,我们与欧足联共同维护国内联赛与欧冠的平衡。” 包括英超、西甲、德甲在内的多家联赛也发布联合声明,警告任何参与欧超的俱乐部将面临“国内赛事禁赛”等严厉处罚。
球迷组织的抵制声浪尤为强烈,国际球迷网络(FSE)协调员罗南·埃文表示:“欧超的本质是剥夺足球的竞技公平性,将这项运动变为富豪俱乐部的私人娱乐。” 2025年3月,马德里和米兰等地爆发抗议活动,球迷高举“足球属于人民”的标语,矛头直指欧超背后的资本驱动逻辑。
欧超2.0计划步履维艰 仅剩两俱乐部公开支持
尽管欧超运营公司A22近期宣称已获得“多家顶级俱乐部秘密支持”,但公开站台的仅有西甲皇马与意甲尤文图斯,英超球队在2025年集体签署了《足球可持续发展宪章》,德甲拜仁慕尼黑CEO德雷森更直言:“欧超与德国50+1所有权模式根本冲突。”
分析指出,欧超新版提案虽取消“永久会员制”,改为基于成绩的准入机制,但仍未解决核心矛盾:其一,转播收入分配仍向豪门倾斜,中小俱乐部生存空间被挤压;其二,密集赛程将加剧球员伤病风险,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(FIFPRO)数据显示,2024-25赛季欧洲顶级联赛球员平均伤病次数同比上升17%,若增加欧超赛事,负荷问题将雪上加霜。
欧足联改革加码:欧冠扩军与收入共享
为从根本上削弱欧超的吸引力,欧足联在2025年加速推进欧冠改革,新赛季起,参赛球队扩至40支,小组赛采用“瑞士轮”赛制,确保更多中小联赛代表参与,欧足联宣布将欧冠收入的35%用于全欧青训和基础设施基金,较旧版方案提升10%,切费林强调:“真正的进步是让足球受益于所有人,而非少数人的金库。”
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也表态支持欧足联,称“分裂行为将破坏全球足球体系”,并暗示可能对欧超球员实施世界杯禁赛,这一潜在制裁被法律专家视为“核选项”,将进一步孤立欧超参与者。
未来走向:法律战与价值观博弈
尽管欧超在法律层面暂时扫清程序障碍,但其面临的现实阻力远超预期,A22公司CEO贝恩德·赖哈特承认,新赛事“至少需要15家创始俱乐部”才能启动,而目前远未达标,欧足联正联合欧盟委员会推动《欧洲体育模式法案》,拟将足球“开放性竞争”和“升降级制度”写入欧盟法律,从根源上封堵封闭联赛的可能性。
这场持续数年的博弈,本质是足球传统价值观与资本全球化之间的冲突,正如切费林总结:“足球的魅力在于莱斯特城奇迹,在于希腊神话,而不是用合同锁死的特权,今天的团结证明,这项运动的主体拒绝被绑架。”
随着2025-26赛季临近,欧超能否找到突破口仍是未知数,但可以肯定的是,国际足坛的绝大多数力量已选择站在它的对立面。